我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《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》即将在今年10月一日实施,那我们现在儿童类APP开发将有哪些行为成为不可触碰的雷区?长春APP开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。
《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》是怎样一个规定
2019年5月31日我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《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(征求意见稿)》,8月23日,《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》正式发布,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。规定强调,网络运营者应当设置专门的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和用户协议;网络运营者收集、使用、转移、披露儿童个人信息的,应当以显著、清晰的方式告知儿童监护人,并应当征得儿童监护人的同意;网络运营者征得同意时,应当同时提供拒绝选项等。
针对儿童个人信息收集需提供隐私协议并征得监护人同意
随着软件的普及和人们对个人隐私意识的提高,我们的手机在安装APP软件时虽然已经能够提醒,需要提供通话,录音、照相机、通讯录、手机存储等权限,但是可悲的是我们只是能看到,你只要想使用这款软件就不能对他说不,而且你不知道软件收集的这些信息去了哪里,会被谁看到,来做什么用。儿童更没有对隐私信息安全的识别能力,针对儿童开发的APP在收集信息时,需设置有隐私协议,协议必须征得儿童监护人同意,手机APP不得强制收集尤为重要。
强制授权将触及《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》雷区
现在很多软件,在收集存储、录音、通讯录、电话、麦克风、拍照、等权限时都是强制的,也不告诉使用者,究竟哪些隐私信息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利用,怎么提供安全。用户还不能拒绝,因为你只要拒绝其中一项,软件就无法使用。今年十月一日《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》实施后,儿童使用的APP软件再强行收集这些隐私信息将面临法律风险。
儿童类APP默认打包将触及《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》雷区
有孩子的朋友都有这样体会,手机只要孩子碰过就会无缘无故的多出很多软件,只要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,很多手机APP软件存在“默认打开”“权限打包”“强制捆绑”“频繁打扰”等问题,引导用户频繁的让用户开启各种隐私权限,儿童缺乏必要的分辨能力,今后再这样做将面临风险。
收集儿童和提供服务无关的隐私信息将面临风险
地理、摄像头、语音以及其他隐私信息的暴露会让缺乏防护意识的儿童,暴露在危险当中,如果这些信息和手机APP软件提供的服务没有必然的关系最好不提供收集。
长春APP开发提醒大家,在移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,我们要享受越来越大的自由,就得向手机以及各种手机APP应用和各种系统各种终端开放更多的权限。也无疑会面临更多的隐私泄露风险,关键是这些信息收集者的目的?他们会不会涉及和应用无关的信息?一套行之有效,科学严格的法律法规对缺乏保护的儿童来说,不要过界尤为重要,儿童类APP开发者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。